close

 
不可否認的,手機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已扮演了機不離身的狀態,我們與手機親密的程度更勝過與自己或其他人的親密度。
 
而手機裡最常瀏覽的 social media (社群網站),應該是 facebook (臉書)了吧。我發現我們幾乎無聊時,都會下意識的打開臉書瀏覽一下,有時看看朋友的分享,有時看看時下正在發生的新聞,有時看看短篇文章,有時聽聽音樂或看影片分享 ..... 總之,資訊從四面八方而來,包羅萬象,幾乎連自己都被臉書的資訊給淹沒了。
 
而且現下最常見的是,用餐時看到一桌的人,大家聚在一起,卻各自拍照或專注的滑著手機,這樣的場景時而可見。每回看見這樣的場景,就會讓我想到這句話 :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就是,我站在你身旁你確沒看見]。
 
記得以前沒手機,無法用手機上網時,我們比較能好好的吃頓飯,專心聆聽彼此分享心情,讓我們分心的事物少很多,專注做一件事的時間多很多。手機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帶來很多不便的地方。要能拿捏好方便與不便之間的尺度,需要有自覺,也是另一種自我修練。
 
因此我跟自己說 : 先戒臉書吧!試看看自己戒臉書後,會有什麼樣的轉變 ?
 
然後我發現,剛開始的確會有點捨不得捨棄可以瀏覽一些好的文章內容與自己有興趣的主題分享,及朋友們的即時分享動態。但心一狠,斷捨離之後卻發現,多出很多時間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可以多很多時間靜下來看書及看比較長篇的文章,可以聽較長的演講分享,而且跟朋友相互分享時也更能專注當下,與朋友的一對一對話 & 碰面的機會反而增加了,連自己痞客邦上的分享文產量也因此增加了 ..... 總之,我發現自己學習的東西可以比較深入,而非只是快速瀏覽。而且真正靜心聆聽分享的專注力,也大大增加了。
 
因為所做的事可以拉長專注的時間,反而更容易找到寧靜的時刻,頭腦反而更能因專注而清晰。快速瀏覽對內在造成無形的混亂,也都漸漸有播雲見日的感覺。讓我驚訝的是,怎麼會每天只是短暫瀏覽網站或臉書資訊,也能無形中造成內在小小混亂而不自覺,直到戒臉書後,才漸漸體會到自己宛如中臉書的毒而不自知。用 "戒" 是因為發現自己養成一種壞習慣,感覺宛如吸毒上癮般而不自覺。戒臉書的毒,一開始真的有些不適應也不習慣,但漸漸察覺到自己由那些小小混亂的狀態,轉變成專注寧靜的狀態後,才深覺習慣一旦養成,要戒或調整都是需要時間與毅力慢慢的轉變,久而久之也就眼不見為淨(靜),習慣成自然了。
 
但很多朋友 Massage or Line 我,問我是不是封鎖了他們的臉書 ? 我說 : 我沒封鎖任何人,我是封鎖了自己的臉書 ! 但因為朋友都跟我反應無法上痞客邦看我的分享文,是否可以將痞客邦的分享文再分享在臉書上?所以只好請 Alex 幫忙分享痞客邦上的分享文到我的臉書分享平台,這樣不僅避免自己沒事又再不自覺的瀏覽臉書,而且也可將分享文再分享給大家。雖然此舉有點麻煩又畫蛇添足,但好處是避免自己不再浪費時間在臉書上。
 
總結心得感想是 : 要養成好習慣不容易,但壞習慣一旦養成要戒更難,需要堅定的毅力才能改掉壞習慣。還有我們的時間多數都是在自己不經意中流逝,但選擇運用時間來增加自己人生的深度與廣度,卻是需要有很好的自覺與自省才能達成。新的一年將至,期許自己好習慣越來越多,壞習慣越來越少。自我充實越來越多,可以分享的內容也能越來越廣越有深度 ! ~ ^_^
 

以下是 美國 Hacker News 網站最紅的一篇文章,是一位魔術師兼 Google「設計道德學家」(Design Ethicist)寫的一篇文章:How Technology Hijacks People’s Minds — from a Magician and Google’s Design Ethicist,文章中對科技公司如何運用各種手法攫取你的時間及注意力,提出精闢的見解。 也分享給大家 !

科技如何劫持人們的心智:一位魔術師、Google設計道德學家的觀察 (中文版)  https://tw.twincl.com/science/*652p

 

arrow
arrow

    Amanda 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